昨天躺下后一直在思考存于中国网游里的蓝海存在,因为此前做了一份《2006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激起了对中国游戏市场的再次反省。
完成调查的过程中,看着满目的游戏名录,发现以中国之大,人才之济,何以出现网游产品的如此同质和单一。不说这些厂商因鼠目寸光而放弃了此存在巨大潜力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单是对消费者,此类商业行为也是及不负责的:玩家花了时间及精力,得到的只是一些极度重复的游戏内容和游戏代入;但就是这么单调的游戏系统,还是能吸引无数玩家为之兴奋,换了个游戏的外壳,就能培养一批粉丝,而其他颇具创新性的网游,却被冠以“难以上手”而遭到大量玩家的遗弃(比如《EVE》、《大航海时代OL》 等等)。中国的玩家也被培养成只会品尝快餐游戏文化而不再具有探索精神的娱乐消费者。
如果觉得在中国随便出款网游就能赚到钱的话,那要是找到中国游戏的蓝海,得到的可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商业利益。这便是为何我们要去寻找深藏的蓝海。
我这里把中国的游戏商比作馒头店,一家叫盛大的铺子最先开始的吆喝,4个月轻松赚走了1亿。看着金元宝能从馒头里蹦出来,遍地的馒头店也就雨后春笋的冒了出来,但他们拼的不是馒头好不好吃,而是拼谁家卖馒头的大妈好看,谁家馒头店的店名好听。等到我们尝来尝去觉得馒头就那个味的时候,又是盛大这铺子,开始白送你馒头吃了。馒头是白送了,但咬起来变硬了,要想不被噎死,就要买他们的豆浆,这样吃起来才爽。等到盛大熟练了做硬馒头和好喝豆浆并抽了大洋彼岸那些金融分析师几个耳光以后,就又有一大批馒头店开始做起送馒头卖豆浆的买卖。一时间,一堆人啃着免费的馒头心里乐滋滋的,一堆人喝着豆浆就着馒头美滋滋的。但馒头店的生意,却没有像食客脸上的惬意也给他们带来温暖。当然,最滋润的还是盛大这铺子,手里点着钞票,眼里看着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的那些小店,心里盘算着再好好的赚它一笔。因为他了解,馒头豆浆大家总有吃厌的一天,到那时他要卖什么?……
我基本没玩过盛大的游戏,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吃馒头,但盛大的确是家伟大的企业。很多人说《传奇》成就了盛大,而我相信如果没有《传奇》,盛大还是会有一天能走进我们的视线——靠其极强的寻找蓝海的嗅觉!
我们就要像盛大那样,努力去寻找蓝海,但怎么才能找蓝海?这里先说一个故事,分众创始人,江南春,和陈天桥是相识已久的朋友,两个人的两个企业都是创造了中国新兴行业的旗帜性公司,可以说两个人都具有极强的寻找蓝海的能力。而两人早在成名之前,就因为一些业务上的往来而相识。当陈天桥告诉江南春他现在经营的一个网络游戏有70万的收费用户,月营业额已超过2500万元时,江南春顿然大悟,决定要发掘别人没有发现的产业模式,这也就有后来的传媒新贵——分众传媒。这两个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行业领袖对对方的评价也是惊人的一致:“他对自己行业认识深度可能超乎寻常。”也就是这份超乎寻常,才有了这样的盛大。
两个开辟了绚丽蓝海的实例已经很好的展现了如何寻找蓝海的答案,那就是要有对行业的清晰认识和对未来趋势的良好把握。就如方兴东博士所说的,要对模糊性的清晰认识和高度坚持。如果觉得找到的是蓝海,那就跳吧。当大家都沉迷于在红海里拼杀的时候,蓝海肯定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相信盛大看着自己发现的蓝海慢慢变红,绝对不会是沮丧而是窃喜……
中国游戏的蓝海在哪?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吧。
敲了一千多字对我这个土夫来说还是有些为难的,主要是不满现今整个游戏市场的表面繁荣而发发牢骚,剖析也基本比较粗浅。以上观点都是基于市场的宏观角度,像史大叔那样拼到40多亿爬上财富榜也不容易,毕竟四十好几的人了。说点废话:如果盛大不是因为开了馒头铺而是因为开了西点铺而红了的话,估计我会更喜欢这家店。^_^
作者:winnie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