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游戏 ● 首页 ● 全部游戏 ● 傲雪新闻 ● 游戏资讯     
● 玩家反馈 ● 大杂烩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傲雪新闻
 

《工大》十年

发布日:2012-4-7  访问量:3578


我是北京理工的大二学生,非常羡慕你们做出了这么不错的游戏!游戏之余对工大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对里面的场景也久久不能释怀,感谢你们!通关之后,晃如隔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了毕业之后才会有的沧桑感.对于今后的现实生活,我想,惟有努力拼搏才能无愧于"了不起"这三个字吧!我想这也是游戏应有之意.  —— 北京玩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则玩家评价我大概于2005年前后收到,如今这位玩家应该早就踏上的工作岗位了吧。不仅是他,当年玩着《工大历险记》的小学生,如今也已经成为了中学生;当年的中学生玩家,如今也到了快要大学毕业的年龄。《工大历险记》的玩家受众如此之广,而且能对玩家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这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更非十年前的我所能想像。

十年前的我,结束高考,进入大学,初学编程,花了很多时间用VB编写《工大历险记》,没有报酬,没人支持,而且在开发的第一月还遭遇了软盘遗落(当时没有U盘,惶论移动硬盘),代码尽失的厄运。我想,这游戏若是有灵,必会对我说:“谢谢你曾经写过我。”这样我便能回答:“其实我也蛮喜欢曾经写过你的自己。”这样的电影感也许是对一个年轻的独立游戏制作者最好的安慰。

开发的周期很长,因为不放弃,所以最终的版本还是于2004年末推出了。其间发生过几个小故事。其一是03年初推出DEMO时,我于某日意外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约我去某学院办公室详聊。到了之后才知道,约我的人是某学院的辅导员,因为对我的游戏很感兴趣,所以特意约我来一起探讨。我俩商议的一致结论是:这游戏比较适于作为工大的招生广告。辅导员会帮我向学校反映。不过后来此事不了了知,估计是这游戏不太和谐的缘故,毕竟游戏中的容大老板是个反面角色,而现实中任职容大老板的则是副校长。

其二则是因为这个游戏,我认识了几个奇人。有大学四年赚了几十万的商业高人,还有被国家安全局盯上过的黑客高手。与他们的交往令我受益匪浅,也促使我学了一点黑客技术,搞过几个校内的网站,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其三便是《工大历险记》商业尝试的失败。当时是与经贸学院的浅初策划社合作,由他们策划并拉商业赞助。很遗憾不知是他们没用心,还是广告主们对游戏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不感兴趣,最终没有获得商业支持。现在反思,我也有责任,当初完全是程序员的思维,缺乏商业意识,没有积极跟进并思考商业方向的解决方案。另外在推广方面过分依赖于口碑,没有作实质性的宣传,间接影响了这款游戏的覆盖面。(相较之下,学弟们就做得很好,后面会说。)

这款游戏很快就在工大校内以近似病毒的传播方式传开了,但我至今不解的是,网络上是怎样流传起来的。除去在工大校内,这款游戏似乎很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而且这部分玩家的忠诚度普遍比较高,热衷于游戏评价及在qq群里的讨论,甚至主动建立并维护百度贴吧。我的理解是,相较成人玩家,中小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轻度游戏,包括休闲、养成、非动作RPG、AVG之类,他们更热衷于游戏的世界观,也更愿意将自己代入游戏。来自玩家的鼓励与支持使我在收获编程的快乐之余,还能体验到另一种快乐——那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的被赏识,受尊敬的快乐。

曾有玩家告诉我他在广东的一家报纸上看到过《工大历险记》的报道,不过我未曾亲见。相较后来广受舆论追捧的《小贩大战城管》,《工大》的社会影响力可谓太低了,近乎于小众。不过对我而言,《工大》算是我最满意,也是最不满意的作品。说满意,是因为这是我所有开发的游戏中世界观最饱满,也最受玩家认同的游戏;换言之,这款游戏有成为一种文化的可能。虽然时隔数年,依然有玩家神采飞扬地对我提起其中的人物,可见这游戏已经使玩家对角色产生了感情——想必这是所有游戏制作者都希望的。而说不满意,则是其作为我的第一款游戏作品,充满了太多的不合理的设计以及重复地近乎枯燥的游戏模式。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基于玩家体验有太多的地方值得修改,距离商业化的水准更是差以千里。作为我初学编程的首个游戏作品,“不满意”是可以理解的,“满意”却是难以理解的。何以《工大》的游戏世界观能被玩家广泛认同,而之后的几款,如《国殇之血色狼烟》、《刘慈欣群星传》、《小贩大战城管》,却很少出现深度的玩家,很难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值得我思考。

今天得知来自浙工大的学弟们不甘示弱,开发了他们这一代的工大游戏《梦回工大》,还上了《钱江晚报》等主流媒体(http://tech.qq.com/a/20120320/000199.htm)。老实讲,作为学长,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欣慰,但是也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用RPGMAKER这样的第三方游戏制作工作来制作游戏,恐怕稍显逊色了些。众所周知,RPGMAKER的游戏制作方式是基于脚本的,几乎不用进行一行底层编码,正因为此它才受到国内出身美工、策划的游戏制作爱好者的欢迎。我想,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向引擎的方向探索。当然,作为学长,我很认可学弟们在游戏制作方向上的努力,如果可能,我也愿意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转眼之间,《工大》十年。虽然制作这款游戏除了给我带来精神上的快乐之外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好处,但是倒确实帮助浙江工业大学吸引了一些生源也尤未可知。我在百度的搜索中曾找到这样一篇博客:博主说高考结束后的旅行他来到了杭州,行程里安排了三个地方:第一个是西湖,因为杭州西湖天下闻名;第二个是浙大,因为这是国内知名学府;第三个是浙工大,因为它是《工大历险记》发生的地方。

不知他最终有没有成为工大的学生。我希望是。独立游戏制作者比较喜欢这样的电影感。


下一篇: 上一篇:
 

  网友评论

支持 评论: 2 楼 2012-9-7 17:39:55 
我是04级的,那时候的容大老板是宣勇,的确是副校长,呵呵,向学长致敬,我去年回去过,工大大变样了




我爱傲雪 评论: 1 楼 2012-4-7 0:49:59 
支持!


  我要评论



昵称:

验证码:

评论:  
  更多资讯
【游民星空】十五年前诞生的“三体游戏”,究竟讲了什么? 【游戏理论】浅谈游戏设计中“心流”理论的应用
【包黑探】现已正式上线! 网友献唱《李雷和韩梅梅》主题歌
不要跟资本开国际玩笑 独立游戏开发不应该成为一场“赌博”
【包黑探】开启预约 【李雷】游戏:怎样在完整版里沿用wegame的存档?
游戏版号恢复发放,但有些新拿到版号的公司早已倒闭 玩家制作:傲雪小组简史


 
欢迎您加入傲雪qq群,商务合作请联系 牛季季季
用户协议   资助我们   联系我们   牛魔网  微博   贴吧   公众号   English
 2003 - 2025 傲雪小组版权所有 〖 浙ICP备05043623号